找到相关内容218篇,用时2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学空不证”之研究

    再检讨传统佛教的证悟说,与《般若经》“不证实际”的意义。最后再藉由《大智度论》的解说,一探《般若经》“学空不证”的内涵。  二、 大乘甚深之一切法空  大乘佛法兴起,倡导一切法空思想,成为初期大乘教法... 大  纲  一、问题之所在  二、大乘甚深之一切法空  三、“证”与“不证”之意义  (一)传统佛教之“证悟”说  (二)大乘《般若经》“不证实际”之意义  四、“学空不证”之内涵  五、结...

    释如源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73345081.html
  • 福德根源

    龙树就随手取了一根一茅草,吹口气,化作利剑,立刻自刎了。国王听到此事,不胜悲哀,缺了合药之人,不久也就死了。  另据其它传说,由于龙树弘传大乘教法,与小乘部派佛学以及婆罗门等教派,产生了激烈的斗争。新...福德根源  中印度之国宝--马鸣祖师   公元一至二世纪,中印度出了一位有名的大师,人们尊称他为「马鸣菩萨」,他对大乘佛学起了开端的作用。  他本学婆罗门教,擅长音乐及诗歌,声誉很高。后归依佛法,拜...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95745459.html
  • 因材施教与教学上的人我分际─以《论语》、《阿含经》、和《大般若经》为根据(2)

    而且使菩萨摩诃萨的修学到底所为何事、为何而修,都能随著修学层次的进展,一一找到相应的答案。  (2)其次,操作的内容方面,遍学三乘,然以菩萨摩诃萨大乘为重点。有关菩萨摩诃萨何以必须遍学三乘教法,已另外...《论语》、《阿含经》、和《大般若经》为根据 佛学研究中心学报 第五期(2000.07)  菩萨摩诃萨大乘为重点,是因为筑基于二乘的大乘教法乃通往诸佛无上菩提所能凭借的真正材料所在。面对三乘教法这么一大...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25745850.html
  • 从南天乌荼王进献的《华严经》说起(2)

    远近道俗,服其精感,请令就讲。遂讲华严,数十余遍。[118]  求那跋陀罗在中国不但推广如《华严经》之大乘教法,也十分卖力地提倡密教观音信仰。这说明,第五世纪初期开始中印度也有发展密教观音信仰的现象,而...邻近的乌荼。到了乌荼王进献《华严经》的时代,乌荼已是南天非常重要的不空罥索观音信仰地。这就是为何在古代的乌荼国遗址出土有巨型的观音造像的原因。因此,乌荼的密教发展,不会如德巴拉。密特拉所说,乌荼的大乘...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25945855.html
  • 追寻无瑕甘露 (1)

    贡企》论释,和吉天颂恭尊者所汇编的大乘教法。噶举教派咸认《贡企》一书最重要的宝藏之一。我对研修这些教法充满信心并觉得满足,但也同时了解,有朝一日,我必须再进行闭关以充实自己的修行,因为只有勤勉精进才能...  昆丘嘉真著  谢思仁译   目录  序 文  谢 言  止贡噶举传承之简介  吉福之流——令世间依佛法而行之金刚歌  追寻无瑕甘露  基本教法  死亡、法性、来生等中阴之直接开示  利乐之宝藏...

    昆丘嘉真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93546505.html
  • 回鹘人的佛教写经

    一切大乘教法的汇集,对于偏重大乘的中国佛教各方面的影响都很大。史称“东国最重般若”,既当基缘于此。  孔泽已对众多的《大般若经》文献资料进行了细心的提纲携领式的报告,[55]迄今为止只有两件古回鹘语译文...方面是要把不同的流播系统解释清楚,另一方面我想介绍几部具有重要意义的受汉传佛教影响甚深的大乘佛教作品。这些作品有的以现有大量古突厥语写本传世且保存完好取胜,有的曾对回鹘佛教的发展有着特殊的意义。至于...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35147098.html
  • 罗汉图像研究(1)

    千世界,永灭不现。”  依以上所引可知,这些住世的罗汉,为了末世的福田著想,为了维护大乘教法身佛的理想,而愿长住在世,不般涅槃,守住世界的四方,依入大乘论也说,诸尊者且分住各洲,于佛前受筹,护法长住...[4]  声闻四果之说,是现在最通俗之一说,另有大乘四果之说,即初地生如来家,是须陀洹果,八地得授记,是斯陀含果,十地得受识,是阿那含果,佛地是阿罗汉果。[5]此一说法诸家采用较少。  阿罗汉既是声闻...

    陈清香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61747459.html
  • 判定《阿含经》部派归属牵涉的难题

    教法而得到“摩诃衍”(大乘)的称号。除了《杂阿含经》之外,他还翻译很多大乘经,包括《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一卷、《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四卷、《佛说菩萨行方便境界神通变化经》三卷、《大法鼓经》二卷。这...在场会众共同审定而予结集(合诵)。从此以后,佛弟子即站在结集者的立场来处理佛陀的一代教法;这个立场也因此给佛陀的一代教法引进新的项目,主要包括个别经典内的叙述或描述文句、若干个别小经如何纳在一个稍大的...

    蔡耀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62547479.html
  • 西藏宗教艺术(5)

    此后的日子里,她又获得了阿罗汉果位。释迦牟尼说她是“极度克制获得解脱的女徒第一人”,扎增玛的儿子罗怙罗学习了小乘和大乘教法,也获得了阿罗汉果位。  释迦牟尼佛的弟子问佛陀,罗怙罗为什么在他母亲的肚子...照亮愚痴造成的黑暗;还可以帮助信徒消除因偏离佛法所做的恶业;还能为信徒提供修习佛法的机会;提供信奉和实践大乘教法的机缘。除了上面提到的以外,信徒还可以从尊者左手所持的经书获取其他的恩泽。  对于那些...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83847695.html
  • 刘立千著:印藏佛教史(1)

    第一章名佛时与佛后之教法。自第二次结集后,佛教中分出部派,直到六百年后,龙树菩萨出世,大乘始兴,其间五百余年,纯为小乘之发展时代,故第二章叙述小乘之分派及其发展。大乘教理有系统之学说与显明之表著,虽始自...杂伦达惹(dsa-lan-dha-ra)集五百罗汉、五百菩萨、五百智者,诵出佛语。自结集后,十八部异执,释认为真实佛教,是为第三次结集。  上说乃系小乘所传。若依大乘所许,谓显密教法之结集者,乃王舍城南...

    刘立千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84147702.html